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作者:河南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张辉果
中医认为小儿感冒是因外感风邪引起的肺系疾病,临床热、恶寒、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咳嗽、头痛、全身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。有些孩子经常感冒,几个月内发热、咳嗽、喷嚏、流涕等症状反复发作,甚至发生肺炎、哮喘。家长们又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“小感冒”竟然屡治不愈。在此将感冒的病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:
1.外因:中医讲“发病容易,传变迅速”是小儿病理特点之一,即指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弱,抗病能力及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建全,并且孩子冷暖不知自调,饮食不知自节,不能根据外界的温度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衣物。当大气昼夜温差较大,或气温较低时,如果穿着过少、抵抗力弱,就容易感冒。但也不能一味的增加衣服,把孩子捂得总出汗,汗出遇风,或者引起上火,都是感冒的诱因。所以我们应该循序渐进,灵活变通,根据气候决定衣着,让孩子能逐渐适应四季的变化。
居室的通风不良也是一大诱因。由于室内不通风或通风不畅,亦或室内过热、干燥,造成小儿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,外邪就会乘虚而入,即在小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就会发生感冒。如果家里有人患感冒,应避免与孩子接触,尽量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以减少外邪人侵的机会。
2.内因:宝宝出生后,尽量母乳喂养,因为母乳不仅经济、方便、卫生及温度适宜等特点,同时母乳中的营养均衡丰富,含有大量抗体,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,是孩子最早的抗病“护卫”。因此,母乳喂养的小孩较少发生感冒。一般在1岁左右随着孩子的辅食逐渐全面添加,母乳已无法提供孩子生长所需,应该被辅食所取代,此时断奶是家长们的明智之举。再者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要防止偏食、嗜食、厌食或喂养不当等现象,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,比如长期厌食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,导致小儿营养不良,抵抗力降低,甚至出现贫血。所以,做到均衡膳食,才能摄取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,补充能量,增强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。
孩子不能成为温室里安静的花朵,要让孩子适当参加户外活动,加强体育锻炼,强身健体才能抵御感冒病邪。3岁以后的孩子,其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都日趋成熟,孩子的体育锻炼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来进行。通过室外走、跳、跑、攀登、做儿童健身操等体育运动,既可以利用充足的阳光、新鲜的空气、清洁的水流等自然条件,又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,从自身预防感冒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