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:给祖宗烧个美女合适吗,鬼与美食,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内核

2023-08-30 16:12:00 来源: 个人图书馆-昭烈名臣


(资料图片)

鬼者,也。当有一天你突然想起来,已经忘记了很久的初恋,你会不会很后悔,为什么要忘记呢,那些美好的感觉,留着当个念想也好呀,现在什么都没了,空空如也。现代人,虽然拥有比古人更多的物质和知识,但内心却备受各种焦虑的折磨,因为现代人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,不确定性。有个本末倒置的问题是这么问的,为什么牛顿和爱因斯坦都会信仰上帝,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奇怪,不为什么,因为他们从小就信仰上帝,一直都是这个样子,跟他们后来从事什么工作没有关系。传统社会,一个人信仰宗教,这个是不需要特别说明的,相反的,一个人不信宗教,才需要特别说明,在传统社会里,一个人丛生到死,所有的事情,都是确定好的,你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,一清二楚,内心并没有太多的焦虑。这一点中国和西方,并没有什么不同,西方人信仰上帝,中国人信仰祖宗,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,生老病死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。但突然间有个人出现了,他叫尼彩,说出了那句著名的,上帝死了,于是几千年来人们宁静的心灵被打破,不是尼彩杀死了上帝或者其他神灵,尼彩只是一个宣布者而已。中国也是一样,传统社会,人们的目标单一,心思安定,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,家国天下,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的,你唯一需要担心的,是如何达成目标,而不是寻找意义。但随着现代化的到来,一切都开始动摇,当我们把人烧了,把祖坟刨了,我们到底还剩下点什么呢?动画片《寻梦环游记》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,如何看待亡灵的视角,一个人什么时候算彻底的消失和死亡,那就是当所有人都不在记得他的时候。这个视角,简直跟传统中国关于祖先的观点,一模一样,中国古代最重视的是什么 ,是祭祀,祭祀的意思就是祭祀祖先,就是要记得祖宗,让祖宗在另一个世界有吃有喝。上至国家,下到个人,所有人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保障祖先年年有祭祀,为什么要生男孩,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,只有男人有祭祀的资格。祭祀本来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,但中国文化,到了孔子那里,实际上有了一个转向,孔子不谈怪力乱神,后世又一直被儒家统治,本质上确地了中国精神的底色,以现实主义为绝对主体,神秘主义作为少量补充。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,侍死如侍生,孔子这种简单易操作的说法,给了民间祭祀,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和与时俱进的动力。怎么样祭祀死去的祖先呢,跟他活着的时候一样,于是各种大鱼大肉,用纸做的车马衣服就成了祭祀祖先最为常见的东西。民间信仰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混乱,基本上没什么道理可言,追本溯源甚至是荒唐可笑,比如说奈何桥这个设定,已经被广泛接受。但奈何本来是个佛教词汇,本意是地狱,音译过来就是奈何,当时的人觉的既然有河,那就得有个桥,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奈何桥这么一个被大部人接受的概念。中国人的地府观,就是现实的投射,任何一种夸张的描述,本质上还是一种现实,好也罢坏也罢,都是人心的一种真实反应。因为孔子的关系,中国的幽冥文化并不发达,也并不过分执着死后的世界,大部分时候,祭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。大部分人更看重的是现世,中国文化的底色本质上还是现世,很多人都会说,中国的葬礼一点也不严肃,刚入土一会,你生前的亲朋好友就在讨论这个席好不好吃,大快朵颐,带着吃不完的回家,好的自己吃,差的喂狗,甚至还会为抢饭菜发生争执。这看起来的确是很不严肃,是不是严肃,主要是跟西方那种庄严肃穆比起来,我们这种甚至有点丑态的感觉。但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,刚入土亲朋就立刻投入到吃喝上去,这没什么不好的,这是一种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和生活的一种态度。以文辞华丽著称的楚辞,其实也是充满了这种世俗的很低俗的部分,最经典的就是招魂,招魂顾名思义就是把人的魂魄给招回来,在民间后来演变成了跳大神。但招魂的内容可一点也不高级,魂魄离开身体,就就赶紧喊,魂那你赶紧回来吧,这里的肥肠飘香四溢,这里的美女34D,回来吧回来吧,美酒美食,我们一起嗨歌。你看着招魂高雅,那是因为隔得时间长,楚国本来就是以放荡骄奢淫逸著称,上面喊鬼魂的内容,完全没有夸大和演绎的成分,就是靠着美酒美人把魂魄给勾引回来。中国文化从根子上,就是一个俗文化,大家热热闹闹吃吃喝喝多好,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,给祖先烧点元宝挺好的,烧个美女也不是什么荒唐的事。人不能忘本,知道自己从哪里来,才是最大的锚,不至于人生彻底颠覆,回头想想,九年义务教育,已经让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信鬼神了。有时候想想,要是真的有鬼该有多好呀,真的有轮回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,可惜的是,有些事一旦被错过,被认定,就很难再相信,就像那个你已经完全没感觉的初恋一样。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家电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